足太陰之筋,
起於大指之端內側,上結於內踝;
其直者,絡於膝內輔骨,上循陰股,結於髀,聚於陰器,上腹,結於臍,循腹裏,結於脇,散於胸中;
其內者,著於脊。
其病
足大指支,內踝痛,轉筋痛,膝內輔骨痛,陰股引髀而痛,陰器紐痛,下引臍兩脇痛,引膺中脊內痛。
治在燔針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腧,命曰孟秋痹也。
【輔骨:腓骨。】
|
起始於 |
結聚 |
經筋發病 |
痹病 |
足太陰(脾)經 |
足大趾趾端的內側 |
內踝 |
足大趾牽引內踝作痛,轉筋,膝內輔骨疼,股內側牽引至髀部作痛,陰器象扭轉一樣拘緊疼痛,並向上牽引臍部及兩脇作痛,進而牽引胸及脊內作痛。 |
孟秋痹 |
【詳解】
足太陰經的經筋,起於足大趾趾端的內側,上行結聚於內踝;其直行的支線,向上結聚於膝內的腓骨,沿股內側上行,結聚於髀部,繼而結聚在前陰,再上行至腹部,結聚於臍部,沿腹內上行,然後結於兩脇,散佈於胸中。其行於內側的一支附著於脊柱兩旁。足太陰經的經筋發病,可見足大趾牽引內踝作痛,轉筋,膝內輔骨疼,股內側牽引至髀部作痛,陰器象扭轉一樣拘緊疼痛,並向上牽引臍部及兩脇作痛,進而牽引胸及脊內作痛。
治療本病應採取燔針,用速刺疾出法,針刺的次數以病癒為度,以痛處為針刺的穴位。這種病證叫做孟秋痹。
經筋與經脈圖 |
|
|
|
經筋圖 |
經脈圖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