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筋手療法
根據經絡穴位和臟腑部位,用手療法,從經筋通道上著手調整,調理臟腑氣分,恢復臟腑機能,稱經筋手療法。它既調整五臟六腑的問題,也調整一些四肢和頭面部的問題,內科和外科方面的問題均可調整,對婦科和小兒科,也有它的適應症。
它的特點是:既無藥餌之調整偏勝,也無外科手術之痛苦,手法依病人症狀予以調整,輕重適宜,老幼皆可接受,並能與藥物療法相結合。
在臨床實踐方面,不僅對許多問題有顯著療效,更有其他療法不能及的調整效果。
經筋手療法:是按摩療法的一種,人的生命本源在於氣、血,氣、血調順,則百病蠲除;調整之要,首重平衡,平衡則氣順、血順。經筋手療法對腹內蟲病及生瘤者,不在調整範圍之內,經筋手療法因其理論特殊,極少見於醫療、保健場所,經筋醫學之父 黃國松 教授,雖授課,但不廣受徒,更重醫德,為只在民間為親友及少數人解除病痛。
A:蠲:ㄐㄩㄢ
醫家座右銘
醫乃仁術、功在活人;立志當堅、宅心宜厚;
學無常師、擇善而事;開券有益、博覽為佳;
必讀前賢、溫故知新;進修近代、援古證今;
病因解剖、宜思動靜;認清結構、分辨張柔;
臨診非難、細分陰陽;診察用神、切忌分心;
處方應慎、慎則周詳;首重德品、雙手回春。
(葆椿堂‧黃國松)
名詞解釋:
五臟:即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。
五行:即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。
五臟相生:肺生腎,腎生肝,肝生心,心生脾,脾生肺。
五行相生: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。
五臟相克:肺克肝,肝克脾,脾克腎,腎克心,心克肺。
五行相克: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
五臟:
1、心:君主之官,生命活動的發源地,主神明與主血脈、。
2、肝:將軍之官,儲藏血液的大倉庫,主謀慮和藏血。
3、脾:倉廩之官,營養物質的供應站,主運化與統血。
4、肺:相傅之官,出納空氣的大本營,主治節,合皮毛。
5、腎:作強之官,貯存精氣的儲藏室,生骨髓,主伎巧。
六腑:即膽、胃、小腸、大腸、膀胱、三焦。
1、膽:中正之官,中清之府,主決斷。
2、胃:倉廩之官,腐熟水穀,主容納。
3、小腸:受盛之官,分別清濁,主化物。
4、大腸:傳導之官,傳瀉糟粕,主變化。
5、膀胱:州都之官,儲藏津液,主氣化。
6、三焦:決瀆之官,疏通水道,主氣血周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