緩筋性腹痛的經筋療法

 

【病症概述】:

 中醫所稱的緩筋,乃腹腔內的肌筋。張志聰說:「緩筋者,循於腹內之筋也」。腹內循行之筋,屬於機體完整肌筋的構成部分,是中醫進行內、外、上、中、下三員辨證施治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
 中醫學認為,外邪入侵於機體,是由表而及裏,步步深入,並有順序。腹內之緩筋,由於機體的因素,也可受到外邪的入侵與困擾,從而產生緩筋性的腹部積滯、脹、痛等病症。這些病症表現,同陽明胃經、募原及膂筋受邪所致者,具有相似之處,是常見的腹痛病症之一。如《靈樞•百病始生》云:其著於陽明之經,則挾臍而居……其著於緩筋,似陽明之積。其著於腸胃之募原,痛而外連於緩筋。其著於伏沖之脈,揣之應手而動,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,如湯沃之狀。其著於膂筋,在腸後者,饑則積見,飽則積不見,按之不得。其著於輸之脈者,閉寒不通,津液不下,孔竅乾壅,此邪氣之從外入內,從上下也。

 從引舉經文可知,腹部,有陽明經、募原、緩筋、膂筋、伏沖之脈、輸之脈……等廣泛的筋與脈的分佈。這些筋脈,附著於腹腔內深層部位,緊貼脊椎,通過腸胃之外的募原,構成腹腔內環境統一的整體。在此基礎上,腹腔通過沖任之脈,與軀體的上、下組織,保持聯繫。如《靈樞•五音五昧》曰:「沖脈任脈,皆起於胞中,上循背裏,為經絡之海,其浮而外者,循腹右上行,會於咽喉,別而絡唇口」。《靈樞•動輸》云:「沖脈者,十二經之海也,與少陰之大絡,起於腎下,出於氣街,循腹股內廉,邪(斜)入膕中,循脛骨內廉,並少陰之經……注諸絡,溫足脛……」。

綜觀腹緩筋及膂筋,在結構和病症方面,具有如下表現和特點:

  ㄅ、位於腹腔深層,附著於脊椎。

  ㄆ、其病症的腸胃道症狀表現,似陽明經之積、脹、痛等。

  ㄇ、當腹部的病症嚴重達到一定程度時,可上向波及至胸、咽及唇口;下向波及至陰股及足脛(下肢)。

  ㄈ、緩、膂肌筋病症本身的筋痛及筋痹,乃因其深居及醫者之勿視,常成為不明原因性腹痛的隱患的致因之一。

 經筋療法通過深究腹筋這一特點,揭示出腹部痛症的難治病的筋性致因,有效地解除了這類病患者之疾苦。乃以緩筋性腹痛為題,加以敍述。

 


 

 

【臨床表現】:

【病灶體徵】:對緩筋的檢查,採用中醫腹診法行檢。常採用三個體位、四個穴位點,即臍旁點、腹股溝點、側腰點、腰三角點,分別作檢查其陽性體徵情況。

A、臍旁點檢查:

 病人取半側右臥位,右腿伸直,左腿半曲屈,膝部墊枕。醫者站在病人後側,將右大拇指緊貼於患者左下腹臍下處,四小指置於患者右下腹;左手大拇指置於右手拇指指尖的對向位置,四小指置病人的左髂股部,雙手形成對向的檢查位置。開始探查時,右手先作拇指於病人腹壁的來回揉抹動作,由淺而漸次向腹部深層探查;左手拇指,起協作右手的檢查作用,方向相反,各行交替揉撥,觸至深層,病灶的陽性體徵呈硬結塊樣。本穴位點的檢查動作,亦同時是點穴消灶動作。

B、腹股溝點檢查:

 病人取仰臥位,醫者站在病人右側,將右手觸知沖脈(腹股溝動脈)後,手的檢查位置向外移2~3公分,於腹股溝韌帶水準位,作自內向外的切撥探查動作。該處的陽性筋結,一般呈粟樣(非腹股溝淋巴腺),明顯者若雞蛋樣,質地僵結。

C、腰穴位點檢查:

 病人取傾側臥位,貼床的下肢伸直,另一肢體半曲屈,膝墊以枕。醫者站在病人的面前側,方便位置,作腰部的兩個穴位點檢查。腰A點,在腰4~5間隙,以右手拇指腹,在避開豎脊肌情況下,直垂向脊椎側面觸察,陽性的筋結灶呈塊狀僵結。腰B點,在腰3~4橫突間隙,檢查方法同上。

 

【治療方法】:

 緩筋性腹痛,其臨床所表現的胃腸道積滯,陣發性腹脹,及因脹而致的腹痛三大症狀,都非病症的根本。因此,要治其本,關鍵在於識別病症產生之根源,並運用綜合理筋的醫療手段,加以消灶解結。

 本症的治療,貫徹「以灶為腧」的診治法則。於辨明病症,審症求源基礎上,特別是對於長期腹痛病因未明的病例,需切實掌握緩筋病態的查筋方法。

 病灶查明,予綜合施治方法治療:

 A、針對前述穴位,運用邊查灶邊消灶手段,進行初步消灶解結。

 B、對腹股溝點及腰部A、B病灶點,施以針刺治療。

 C、對腹腰,施以拔火罐治療。

 D、治療期間予以必要的輔助治療。

 

【病例擇舉】:

 譚某,男,28歲,廣西扶綏縣岜盤鄉岜金村民。主訴左下腹隱性疼痛兩年零四個多月,曾於當地及南寧市多家醫院診治,病因未明,治療效果欠佳。經筋檢查,診為腹緩筋性腹痛。予治兩次,病症消除。追蹤兩年,未見復發。

以上資料來源:http://www.100md.com/html/Dir/2002/08/03/2561.htm

 

 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