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經筋穴位圖示

 

 經筋穴位的定位與命名,是經筋療法一項較複雜的工程。我們依照經筋學特點,將經筋穴位的點、線、面、多維性四大待點,於軀體分佈的重點部位加以闡述。有關經筋穴位的定位解剖位置、作用功能等,尚需加以充實及闡解。現將十二經筋循行圖線的穴位,加以標記,並作名稱命名有關闡述。對於具有特殊功能的經筋穴位,將於十二經筋穴位章節後作闡述。

 

 一、手太陽經筋穴位

 循經分佈情況:手太陽經筋起于手小指上行於腕外側,達時後過時到腋後外,散於肩胛,過崗上上頸,繞耳交叉於耳前、上額角,最終達目外眥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腕掌外側筋區、肘後區、上臂後側筋區、肩胛崗上及崗下筋區、頸後側筋區、耳周筋區及面額外側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頭額角及外眥、耳周筋的耳上、耳前及後的穴位、完骨穴、頸後外側筋穴、崗上及崗下筋結穴、肩胛內上角穴、時後背側筋結穴、腕外側筋結穴等。注:長塊形穴為筋結的聯合穴位,一般以固灶行針及一孔多針法行刺治。

 

 二、手少陽經筋穴位

 循經分佈情況:手少陽經筋循行,起於小指次指,過掌入腕,沿前臂外剛上達肘,循上臂上肩達頸,過下頜達目外眥,上頭額角而終止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區域:掌背中外側、腕背、前臂外側、肘臂外側、肩頸外側、外眥及頭額外側角。

 

 主要穴位:額外側角及外眥之筋穴,面頰筋穴,頸少陽經筋穴,肩部筋區穴,上臂外側筋區穴,肘外側經筋穴、前臂外側少陽經筋穴,腕背正中經筋穴,次指微筋穴。

 

 三、手陽明經筋穴位

 循經分佈情況:起於次指爪,過掌背內前側入腕,沿前臂上側達肘,上肩,達頸前側,上須分支到迎香,主幹上顴達前顳,跨越頭角向對側。肩部分支到達背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區域:顳額筋前區、耳前筋區、頰筋區,頸前側筋區,肩前筋區,上臂前側筋區,肘外筋區,前臂外側筋及腕內側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前額外上經筋穴位,顳前筋區穴位,頰筋穴位,須前頸筋區穴應,肩前筋區穴位,上臂前側筋區穴位,時外側筋區穴位,前臂外側筋穴位,腕內側筋穴位,掌次指關節筋穴。

 

 四、手太陰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拇指爪末端,過魚際入腕外上側,上前臂內前側入肘,過上臂內上側達肩髃前,上缺盆,下結於胸裏,分散過膈,會合脅下,達季肋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區域:季肋筋區,胸前外側筋區,鎖骨筋區,肩前側筋區,上臂上內側筋區,肘內上側筋區,前臂內上側筋區,腕內上側及魚際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季肋筋區穴位,胸前外側穴位,鎖骨筋區穴位,肩髃前及上臂內上側筋區穴位,肘部內上側筋區穴位,前臂內上側筋區穴位,腕橈側筋區穴位,魚際及拇指掌內上側筋穴位。

 


 

 五、手少陰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小指爪內側,循小指結於銳骨(豆骨),過腕向上,循前臂內下側入時,循上臂內下側上循入腋內,過胸伏於乳,沿膈下達系於臍部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胸前經筋區,臍部筋區,腋前側筋區,臂前內側筋區,肘內側筋區前臂內側筋區,腕內側筋區及掌指內側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臍周筋結穴位、前胸中下部筋結穴、腋前內側筋結穴、肘部內側盡筋頭穴、前臂內側筋結穴、腕部內側筋結點、掌內側根筋結穴、小指指節筋結。

 

 六、手厥陰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中指,上循于手太陰及手少陰經線之間,入腕、上前臂同手太陰經筋並行,入肘,結於腋下,向下分散其前後,挾脅旁,分支入腋下,散佈胸中,結於膈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兩側前胸筋區、脅下筋區、腋下筋區、上臂前內側筋區、腋下筋區、上臂前內側筋區,肘部附近盡筋上,前臂前側中部筋區、腕部正中筋區及中指掌各節筋結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兩側前胸筋結穴、脅下筋區筋結穴、腋下筋區筋結穴、上臂內側筋區筋結穴、肘部前側肘關節前後盡筋上,前臂前側正中筋結穴、腕部前側正中筋結穴、掌中筋結穴、中指各節筋結穴及中指末端經筋穴。

 

 七、足太陰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足大趾內側端,循足掌內側而上,入踝。直行者循足小腿內側循行於膽骨內踝上沿,結於膝內側內輔骨,過膝入大腿內側,循大腿內側上循,入結於股骨,會聚於陰部;上向腹、臍,沿腹裏達脅、散於胸,並附著於脊椎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脊後及腰側筋區、上胸廓筋區、脅部筋區、臍下筋區、陰器筋區、髀上外側筋區、大腿內側筋區、膝內側附近盡筋上,小腿內側(脛後)筋區、踝上及踝前外側筋區,蹠筋前側及拇趾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脊中後側旁筋結穴、腰側筋結穴、上胸及脅部筋結穴、臍下筋結穴、陰器筋滯穴、髀內上側筋結穴、大腿內側筋結穴、膝內側經筋頭穴、小腿內側筋結穴、踝後上及前側筋結穴,蹠前沿筋結穴、拇趾外側筋結穴。

 

 八、足少陰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足小趾下邊,同足太陰經筋並行斜向內踝下方,結於足跟,同足太陰經筋會合,上循於脛骨內側,同足太陰經筋並行,過,沿大腿內側,結於陰部,沿脊椎旁肌筋上達後項結於枕骨,會合足太陽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枕筋區肌筋、腰脊旁肌筋、陰部肌筋區、大腿內側筋區、膝內側肌筋、小腿內前側肌筋筋區,足踝後上側筋區、足底中部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枕筋區筋結穴、腰椎旁筋結穴、陰部肌筋筋穴、大腿內側肌筋區結穴。

 內側膝周盡筋頭穴、小腿內側筋結穴、足踝後及足跟筋結穴、足踝前內側筋結穴、足底中部掌心筋結區筋結穴。

 

 九、足厥陰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足大趾上邊,循足掌內側上行,結於足內踝前,過踝,上循小腿內側,脛骨內側,結於脛骨內踝下,過膝上行子大腿內側,上行結於陰部,聯絡各筋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陰器筋區、大腿內側筋區、內側脛內踝筋結區、小腿內側上沿筋結筋區,踝筋區,足掌內上沿筋區,拇趾內上側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大趾內上側筋結穴、足掌內上側筋結穴、內踝內側筋結穴、小腿內上側筋結區筋結穴、脛內踝筋區筋結穴、大腿內下側筋區筋結穴、陰部筋區筋結穴。

 

 十、足太陽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足小趾,循足路側外側而上入踝,結於2足跟,上沿筋腱結於、分支結於腓外,上至內,與中一支並行於大腿後,結于臀,向上夾脊旁直上至上項,分支結於舌,直行結於枕,上頭、下額、結於鼻,分支構成「目上網」,下結於鼻旁;另一支從腋後側結於肩髃,分支入腋下,上出缺盆,向上對於乳突;另一支出缺盆,斜鼻旁循上達頂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足掌外側筋區、小腿後側筋區、筋區、大腿後側筋區、臀筋區、背脊華佗筋區、頸後及頸側筋區、腋肩筋區、頭側及額筋區、面及鼻側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小腿後側筋區筋結穴、窩內外側筋結穴、大腿後側筋區筋結穴、髀區筋結穴、華佗夾脊筋結穴、頸側筋區結穴、腋側筋區筋結穴、鼻旁及目上網筋區筋結穴。

 

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

 

 十一、足少陽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自足無名趾,沿足外上側結於外踝,上沿脛骨外緣結於膝外側;分支另起於腓骨,上行股骨外側,前面結於股四頭肌處,後面結於骶骨,直行者上經腰側、季肋,聯乳頸頭巔頂交叉,下走下頜部,結於鼻旁,分支結於目外眥,形成「頭外維」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頭部側筋區、鼻目筋區、腋肋筋區、臀尻筋區、大腿外側筋區、膝外側筋區、足腓側及外踝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頭側筋區的筋結穴位、鼻旁及目筋區的筋結位、腋脅筋區的筋結穴位、臀骶筋區的筋結穴、大腿外側筋區筋結穴、膝筋區外側筋結穴、腓側筋筋結穴、踝筋區及足掌外側筋區筋結穴。

 

 十二、足陽明經筋穴位

 經筋循行分佈情況:起於足中間三趾,結於足背,斜向外側一支,蓋過腓骨,上行結於膝外側,直上結於髖關節,上沿脅部,屬於脊椎。其上行直者,上沿脛骨,結於膝,分支結於腓骨,會合足少陽經筋。直行者上沿股四頭肌處上結於股骨前,會聚于陰部,向上分于腹部,達上胸結於缺盆,上頸,挾口角,會合於鼻旁,下邊結於股骨前,會聚于陰部,向上分于腹部,達上胸結於缺盆,上頸,挾口角,會合於鼻旁,下邊結於鼻部,上邊結合足上太陽經筋,其分支從兩頰結於耳前。在目,足太陽形成「目上網」,足陽明形成「目下網」。

 

 穴位分佈主要區域:目、鼻、耳、口、頰筋區、腰側筋區、髀筋區、大腿前及側筋區,小腿前及側筋區、足背筋區。

 

 主要穴位:五官的耳、鼻、自、口筋區的筋結點、腰側筋區的筋結穴、髀筋區筋結穴、大腿前及外側筋結穴、小腿脛腓骨筋區的筋結穴、足背筋區的筋結穴。

 

以上資料來源:http://www.100md.com/html/Dir/2002/08/03/2522.htm

 

 

A16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