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筋穴位的定位原則及命名方法闡解

(一)、歸經分區域定位命名法

 歸經分區域命名法,是按照十二經筋的穴位都分別歸屬於本經,然後按其循行所到達的區域順序,分別將穴位定位於各區域;一個區域有多個穴位時,按循經進入區前後順序,用阿拉伯文作序號,分別代表區域穴位序號。例如手太陽經筋,其循行經過的區域是指掌筋區、臂時筋區、腋後筋區、肩胛崗上及崗下筋區、頸筋區、額角筋區、面目筋區等區域。這些區域的經筋穴位,歸以於手太陽經筋(詳見手太陽經筋圖穴位分佈)。該經筋的崗下筋區,有六個經筋穴位,分別用阿拉伯文1—6號,代表崗下筋區的6個穴位,稱為手太陽崗下1號穴、2號穴、3號穴……,餘類推。

 

(二)、區域定位命名法

 區域定位命名經筋穴位法,是經筋療法運用經筋穴位於臨床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,具有實用價值。區域定位命名經筋穴位,是在經筋區內,將穴位序號定位直接命名、它不分穴位的歸經所屬,具有使用方便、治療部位集中等優點。例如,眶隔筋區及顳筋區,各有主要穴位7個,直接以眶1號、眶2號……;顳1號,顳2號……,等加以命名,參照治療圖的定位取穴,施行治療。

 

(三)、特殊功能穴位的定位及命名

 特殊功能穴位,系指特定部位的經筋穴位,具有治療某種病症的特殊功能。便如類冠心病恃效穴、偏頭痛特效穴、脅痛特效穴、咽痛特效穴等。

 


 

(四)、系列解結穴位

 系列解結穴位或簡稱系列穴位,是經筋穴位的特有名詞,它的內涵,是由於原發病灶(穴位)發生累及性病灶(穴位),形成標與本的病灶並存;施治時,直將兩種病灶形成的系外生病灶一併進行治療,達到標本並除目的,故稱系列性病灶(穴應)。

 系列病灶可分為三種類型:

 A、經筋圖線上的系列病灶,又稱遠端線性系列病灶。依照十二經筋在人體上的行程全線來查灶,確定經筋線途程中的經筋穴位。

 B、節段性的系列性穴位,即經筋全途程中形成分節段途程的穴位。例如,手太陽經筋由手走到頭額角的全程中途,其節段則形成頭面段、頸肩段、臂時段、腕指掌段等四個節段。這四個節段的經筋穴位即稱之為各該節段穴位,簡稱節段穴位。節段穴位在施行治療時,作節段性的一併施治,達到系列解結目的,故又稱系列解結穴位。

 C、面性系列穴位:即軀體或肢體同一平面上的穴位,它是同一個平面上兩條經筋線穴位以上的,綜合穴位區域的穴位群。例如,臀後外側及臀部經筋區,有足太陽經筋及足少陽經筋循行所。該筋區可有上述兩條經線的經筋穴位(筋結病灶)同時並存。施治時,以區域的系列穴位為治療穴位,故稱系列穴位,是系列穴位中的一種類型。

 

(五)、多維性穴位

 多維性穴位,是指陰陽拮抗性的經筋線病變並存而出現的經筋穴位群。例如,足太陽經筋病損,同時發生足陰經受損,便可在其受損的節段作立體(即多維的內涵之一)檢查時,發現足陰經及足陽經的病灶並存。如在腰段檢查,便可在腰、臀及腹股溝,乃至腹「緩筋」查到陽性病灶。這些病灶呈腰腹腿三維病灶並存,故稱之為多維病灶(穴位)。多維性穴位的辨證施治,構成經筋療法辨證施治的重要部分。

 

(六)、與針灸重合的經筋穴位,按針灸穴位名稱作稱呼

 古代經筋圖線循行途程,標有部位名稱稱呼,並同穴位位置重合者,按古代的稱呼命名,例如手太陽經筋結於完骨(乳突)部的肌筋,稱為手少陽完骨穴;又如手太陰經筋結於肩前穴……;經筋循行途中的生理性筋結部位出現病理性筋結時,按生理筋結部位名稱稱呼。

 

(七)、經筋循行途程分散於較廣寬同一平面區域的穴位,以區域名稱稱呼,除此之外,可作區域穴位序號的稱呼。

 例如,手太陰經筋分散通過膈後,會合脅下,到達季助,其季助區域的經筋穴位,以季肋的順序,稱為季肋次第的經筋穴位。又如,手太陽繞肩胛骨的穴位,按肩胛骨內沿、外沿、內上角、內下角等部位,作為經筋穴位的命名。

以上資料來源:http://www.100md.com/html/Dir/2002/08/03/2521.htm

 

 

 

A15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